学院首页 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动态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学术研究 党团建设 继续教育
部门新闻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动态 >> 部门新闻 >> 正文
守文化之正以立根,创职级之新而致远
发布时间:2025-04-09 | 点击: | 来源: | 作者:陈小兰 史文芹
发布时间2025-04-09 | 点击:

守文化之正以立根,创职级之新而致远

基础教学部     陈小兰 史文芹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部署,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于2025 年3月28日至3月31日在湖北武汉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专题培训。本次培训聚焦“深化课程改革・赋能职教新篇”主题,旨在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构建“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政策引领:锚定改革方向

培训特别邀请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他从“三大属性”(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六大特质”(思想引领力、人才行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和“八大体系”(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关系)等方面,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进行了深入解读。

培训特邀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负责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衍作《金课建设与金师成长》主题报告,他强调: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产教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深化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支撑,以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增进技术技能积累为重点,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培养“教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工匠型”教师、“四有”教师、良匠之师和工匠之师。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出版事业二部主任、编审王素霞在开班仪式上强调:教材是国家事权、教材是铸魂工程、教材是强国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材工作,强调教材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要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高质量教材。

二、多维赋能:聚焦能力提升

本次培训采用“专家引领+案例示范+实践研讨”的立体化模式,设置四大核心模块:

政策解读与理念更新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专家系统阐释“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的实施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作《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核心素养培育》专题报告,提出“学科素养 + 职业素养”双维培养模型。

教学创新与实践案例

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教师代表展示“项目化教学”、“情境化学习”等创新教法;

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高级讲师高瑛分享“剧本重构课堂,戏剧激活表达”典型案例,通过教育戏剧的魔法课堂——实践、活力与终身成长的融合,实现教育戏剧驱动中职英语听说课的深度变革。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高级讲师陈薇,分享“核心素养立意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是讲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方式,将“教、学、评”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协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资源建设与技术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专家解读“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写要求,强调“书证融通”与数字化资源开发;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正高级讲师谢永业现场演示“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展示AI辅助备课、学情分析等功能在公共基础课中的应用。生成式AI助力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索。

此外,现场启动“精品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展示”,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三、展望职教未来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职业教育全链条改革的“先手棋”。参训教师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打通“文化基础-职业能力-终身发展’的育人通道,就如何进一步科学合理地把握新课标下的教材设计、应用和实施积累新的理论知识。以本次培训为起点,把先进理念和创新方法带回教学一线,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下一条:强规范夯教学之基,正师风育时代新人,严管理筑安全防线
打印本页关闭